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,应用系统不断进行集中整合,目前信息中心的IT系统规模不断扩大,管理人员越来越感觉到靠人工管理具有巨大的缺陷。目前存在大量的网络和主机设备,随着各项业务的日益电子化,网络和应用系统规模和数量的日趋扩大,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上的问题,给维护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,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:

  • 主要靠人工维护,没有实现自动管理
  • 管理及维护人员有限,使得工作繁重
  • 缺乏主动管理和报警
  • 系统运行状况较难评估,无法提交准确的运行报告
  • 运维工作效率较难评估,无法提交准确的运行报告

由于缺乏统一的故障预警及故障监测机制,管理员对故障的反应速度无法提高,往往象“救火队”一样,在出现问题以后才进行查找及处理,难以充分保障关键业务系统的可用性。无法做到“主动式”系统管理。

目标

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:对项目涉及单位的信息系统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,及时掌握信息系统资源现状和配置信息,反映信息系统资源的可用性情况和健康状况,创建一个可知可控的IT环境,从而保障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、高效、持续、安全运行。
通过建立科学、规范化的运维管理体系,明确IT服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相应职责和岗位,建立配套的衡量指标和日常管理制度,实现有效的目标考核机制。
通过此次项目建设,达到:

  • 建立集中监控平台。及时监控、处理故障,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,保证IT系统的正常运转;
  • 围绕核心工作流程开展IT服务,以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;
  • 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管理模式。通过建立IT服务管理体系,优化原有的职能制的组织管理模式,创建扁平化的流程式的组织管理模式。

环境配置建议

建议采用两台PC服务器(或虚拟机)作为网管服务器。
NNMi服务器最低配置要求

hpenw-1

主要功能模块

总体来看,HP NNMi包含多个呈多级架构的功能模块,以JavaTM EE应用程序服务器为基础而构建。这些模块围绕中央通知总线进行组织,模块之间、以及将来的管理平台之间均通过通信总线进行通信。现在来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子系统。

拓扑发现

HP NNMi采用一种称作连续螺旋式发现技术。包含以下四方面:

  • 自动对现有网络设备进行持续性发现。
  • 收集每个设备的详细信息,并在数据库中维护网络库存信息。
  • 确定在网络拓扑环境中(如虚拟专用网络((VPN)、虚拟LAN (VLAN)等)中,设备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。
  • 操作员及因果引擎(Causal Engine)可通过拓扑视图查看拓扑和配置信息,并可采用最新拓扑分析根本原因。
  • hpenw-2

    页面内容可能与实际不符,仅供参考,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!